逃避追缴欠税罪-要注意的问题

一、准确把握逃避追缴欠税罪与非罪的界限

1.逃避追缴欠税罪与欠税行为两者都是明知没有缴纳税款而不予缴纳的行为,其区别重点在于逃避追缴税款罪中行为人采取了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而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而欠税行为人则没有采取上述手段以至于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另外,两者的主观内容也不同,逃避追缴税款罪是出于逃避纳税而非法获利的目的,而欠税行为一般只是暂时拖欠税款,而无逃避纳税的故意。

2.逃道追缴欠税罪与一般的逃避追缴欠款违法行为。二者区别的重点在于行为人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税款数额是否较大。逃避追缴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才构成犯罪,如果没有达到这一数额,则应当由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处理,而不能以犯罪论处。

3.一般逃税追缴欠税的行为,由税务部门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行政法规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的通知,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人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1)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2)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限期期满仍未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冻结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 50% 以上5 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案件移送刑事侦查的序及条件:税务查工作规程》第60 条规定税收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填制《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后,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并附送以下资料,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犯罪的证据资料复印件及已补缴税款,罚款、滞纳金等相关的凭证等。

二、准确把握逃避追缴欠税罪与逃税罪的界限

1主体要件不同。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只能由纳税人构成;而逃税罪的主体除纳税人外还包括扣缴义务人。

2.犯罪目的不同。逃避追缴欠税罪是意图达到逃避税务机关追缴其所欠缴的应纳税款的目的而逃税罪则是意图通过欺骗、隐瞒税务机关达到不缴或者少

3.犯罪客观要件不同。逃避追缴欠税罪表现为行为人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应纳税款为目的。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的行为;逃税罪则为表现为采取伪造,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的行为。前者具有公开性,后者具有欺骗性、隐瞒性。

4.妨碍追缴税款要求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逃税罪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情节严重既包括因偷税被二次行政处罚又逃税的情况,也包括逃税数额较大的情况,同是由数额较大构成犯罪的,妨碍追缴税款罪只要求数额在1万元以上即可,逃税罪则还要求逃税数额须占应纳税额的 10%以上才能构成犯罪。

三、准确把握逃避追缴欠税罪与抗税罪的界限

1.客体要件不同、逃避追缴欠税罪侵犯的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而抗税罪则为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同时还侵犯了依法从事税收征管工作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2.犯客观要件不同。逃避追缴欠税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的行为;抗税罪则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前者的行为方式是秘密的,而后者则是公开的。

3.逃避追缴税款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而抗税罪不要求具备数额较大,只要以暴力、威励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就构成犯罪。